红外线LED市场蓄势待发 台企与陆企的“拼杀”谁更胜一筹?

 展望未来,由于通用照明市场的价格竞争压力节节高升,未来厂商想要守住获利,高功率模块与其他利基型产品,将扮演十分关键的角色。 其中,红外线 LED将是最值得关注的新领域之一。

  近年来由于各国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社会公众节能环保意识提升以及LED产品特性不断改良和成本逐步下降,LED下游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据高工产研LED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LED下游应用领域市场规模为3697亿元,同比增长15.71%,增幅与2015年相当。GGII预计,2017年中国LED下游应用产值将达4451亿元,增长幅度为20.4%。

  其中,LED照明作为最大的下游应用市场,增量与增速均较为可观。随着LED照明市场的整体回暖,拉动 LED芯片需求量持续增长。未来随着小间距市场的爆发、照明市场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将推动LED芯片行业平稳快速增长。GGII预计,2017年中国LED芯片行业产值规模将达到188亿元,同比增长29.6%;2020年,中国LED芯片行业产值规模将突破288亿元。

  不过,展望未来,由于通用照明市场的价格竞争压力节节高升,未来厂商想要守住获利,高功率模块与其他利基型产品,将扮演十分关键的角色。 其中,红外线 LED将是最值得关注的新领域之一。

  在蓝光LED受到照明价格竞争陷入蓝海市场后,非蓝光LED技术快速崛起,尤其在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incs)Galaxy S8、苹果(Apple)新一代 iPhone将搭载3D Sensing 等生物辨识技术后,市场新应用的爆发成长正蓄势待发。

  由于部分中国厂商切入红外光LED市场,导致部分较为主流的IR LED价格快速下跌。然而,随着各种新兴应用的出现,例如安全工业监控、虚拟实境装置以及脸部与虹膜辨识等应用出现,使得红外光LED的产值持续成长。预估2017年红外线LED市场规模预估 (不含光学感测元件市场) 约4.41亿美元。预估至2021年将会成长至6.99亿美元。

  蓝光LED产能过剩 IR LED需求崛起

  蓝光LED产能过剩,但红外线LED相关应用在各类新兴需求崛起下,2017年的成长性反而受到高度注目。集邦咨询指出,除了应用已经相当广泛的安全监控之外,新兴应用包括脸部与虹膜辨识、心跳血氧感测、虚拟实境(AR)、车用感测等,将带来无限商机。

  现阶段红外线LED市场应用相当广泛,主要应用于手机与车用市场,包含安全监控、虹膜/脸部识别、心跳血氧侦测、飞时测距(Time of Flight)、结构光(Structured Light)技术、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等。近年来,手持式应用设备如智能手机等,逐渐结合身分认证与支付系统,更强调用户的安全性,因此对生物识别的功能要求更趋严谨。

  至于行动支付需求的崛起,则推升了脸部与虹膜辨识产品需求。在富士通、三星手机导入虹膜辨识之下,可望吸引其他手机品牌跟进、甚至进一步展开提升硬体规格的“军备竞赛”。

  此外,反射型心跳血氧感测器模组在现阶段是以健康运动功能为主,主要销售给穿戴式装置。若未来的应用能朝向居家照护、教育训练,及驾驶注意力辅助系统之中,将可推升反射型心跳血氧感测器模组需求。

  在虚拟实境方面,据估计,2016年红外线LED于虚拟实境装置上的产值为1,400万美元,未来将持续成长;2017年除了主要三大虚拟实境装置拉升出货量外,新进厂商如腾讯、任天堂、Microsoft、Dell即将进入此市场。

  最后,红外线LED与红外线雷射(VCSEL)应用于车用市场逐渐兴起,自2000年国际车厂即针对车外安全技术进行开发,2010年开始,安全性技术逐渐延伸至舱内驾驶者相关研究,预估2020年后发展重点为针对驾驶者进行即时性生理感知与状态的侦测,以降低事故发生。随着车厂提升车辆附加价值,各项红外线感测也随之导入,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DAS)更为红外线感测市场带来无限商机。

  台企深耕布局已久,新较量正如火如荼

  红外线发展已久,中国台湾不乏老牌生产厂商。台湾厂方面,目前有能力生产IR LED芯片的厂商有晶电、光鋐等,具后段封装能力有研晶、亿光以及隆达等。

  受到虹膜辨识、光学式指纹辨识、人脸辨识、夜间行车可视距离及夜间安控监视等新兴热门应用激励,台系LED厂2017年加速布局高功率红外线LED技术,包括晶电、光宝、亿光、东贝、光鋐等纷纷将红外线LED视为重点产品。

  LED芯片巨头晶元光电耕耘光电半导体领域多年,目前已拥有包括四元高亮度LED芯片(Ultra-High Brightness LED Chip)等先进制造技术与完整专利布局,在红外线LED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

  现阶段晶电的红外线LED产品最主要应用于近程传感器(主要为小尺寸产品)和安全监控(主要是大功率产品)两大领域。晶电的IR LED产品在手机和安防监控领域都有不俗的表现,产品性能每年都在以稳定的幅度进步。

  光磊亦在红外LED方面火力全开,其2015年已打入智能型手机、笔记型电脑(NB)虹膜辨识客户供应链,并已陆续送样进行认证,2016年上半年启动量产。

  而机壳大厂可成转投资的光鋐,专长于UV LED、IR LED与特殊波长的LED晶片产品。光鋐今年营运随着产品线调整转佳,有效提振获利;预估紅外线(IR)、紫外线(UV)LED营收比重将持续增加,IR除既有安控市场受惠客户订单回暖之外,消费性电子导入虹膜辨识、脸部辨识新应用成长,预期二线手机品牌将跟进导入,光鋐有望争取商机。

  台湾封装大厂亿光以“光”为本业,一路走来专注多角度经营并积极研发,拥有完整产品组合以顺应市场多元需求。亿光的红外线产品,包括光遮断器(Opto Interrupter),不论讲求距离感应的反射型光遮断器或物体遮蔽侦测的对立型光遮断器,数位型(SMT)及Encoder型(ECD),任何尺寸、操作范围、光电流及感应能力。

  研晶光电为知名紫外线LED与红外线LED厂商之一,多年经验专精在与晶片厂商密切合作、封装产品开发与光学设计,结合以上三项主要优势发展紫外线LED与红外线LED产品。

  同样,台湾LED垂直整合厂隆达不可见光IR红外光与客户合作开发3D脸部辨识系统封装元件,已进入验证阶段。隆达表示,脸部识别成长幅度正进行加速,且除手机外可用于门禁系统,未来更可延伸至机器人、无人车、无人机等领域,前景看好。

  大陆企业奋起直追,技术与产品获认可

  目前,Osram(欧司朗)和Vishay(伟世傲)仍是该产业的领导者。不过,其它如Everlight(亿光电子)或Epistar(晶元光电)等厂商,通过大笔投资逐步渗透市场,也将从这一市场机遇中获利。而大陆目前包括三安光电、华灿光电、国星光电鸿利智汇、乾照光电、联创光电等LED上市公司都有相关业务布局。

  国星光电作为国内布局较早的IR/UVLED企业,从2015年以来陆续推出红外/紫外器件、汽车大灯器件、植物照明等特种器件,受到市场持续关注并在客户端广泛应用。在今年光亚展上,国星光电推出国内首款砷化镓半导体材料的VCSEL红外产品。

10.30.10.jpg

  VCSEL红外3535

  据了解,该款产品具有出光角度窄、光纯度高、光反应速度快、对后端感测精准等特点,其中光反应速度是LED的10倍。并且,它跟LED器件一样可直接使用在手机上,不需要特殊设计,使用方便。

  国内LED封装上市公司鸿利智汇(300219),近年来在LED其它细分领域积极布局,在红外LED(细分领域为图像识别、人脸识别)领域也早有布局。

  鸿利智汇新三板子公司旭晟股份主营业务为红外线LED器件及其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因公司新品微晶系列IR-LED及其模组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逐渐与安防行业内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使得生产和销售规模得到释放,大大增强销售业绩。

  三安光电作为全球LED芯片龙头,在今年4月份的“芯”机遇,新挑战新品发布会上,三安光电副总经理兼研发中心总经理徐宸科介绍了公司在红外LED的研究成果。目前,三安已经开发出双结,共晶,无红爆等一系列领先的技术应对红外LED市场迅速爆发的需求。

  华灿光电作为国内LED芯片规模第二大企业,在红外LED方面也有相应的布局。新技术研发方面,华灿光电去年起开始加大投入,其中红外LED预计今年底有望实现量产,与著名厂商合作研发Micro-LED项目也取得初步成果。

  国内另外一大LED芯片上市企业乾照光电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对近红外LED芯片等新产品的开发仍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据乾照光电2017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近红外LED芯片产品开发,拟开发出细分市场,替代传统三元近红外LED芯片,该项目已开始小批量生产。

  写在最后:在大陆企业的强势崛起之下,台湾厂商纷纷弃守蓝绿光LED,转向高毛利的利基市场。随着红外LED市场需求激增,在该领域布局已久的台湾企业有望迎来新一轮获利。不过,众多大陆厂商的陆续跟进,也将使得该领域的竞争加剧。台湾企业与大陆企业的“相爱相杀”也将持续上演!